子宮脫垂可通過盆底肌訓練、子宮托放置和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常用藥物包括補中益氣丸、黃芪顆粒等中成藥,以及雌激素軟膏等局部用藥。

盆底肌訓練是輕中度子宮脫垂的基礎治療方式,通過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肉支撐力。每天堅持收縮肛門和陰道肌肉,每次持續6-8秒,可有效改善輕度脫垂癥狀。訓練需持續3個月以上,有效率可達60%-80%。
子宮托適用于不愿或不能手術的患者,主要有環形托、立方托等類型。放置后需定期復查,避免長期使用導致陰道黏膜損傷。約70%患者使用后癥狀明顯緩解,但需配合盆底肌鍛煉維持效果。

中成藥治療以補氣升提為主。補中益氣丸含黃芪、黨參等成分,適用于氣虛型脫垂;黃芪顆粒可改善盆底肌肉松弛。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能增加陰道黏膜厚度,但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應用。
手術治療適用于重度脫垂或保守治療無效者,常用術式包括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骶棘韌帶固定術等。術后需避免重體力勞動,防止復發。

出現排尿困難、腰骶部墜痛加重時需及時就醫。絕經后女性可適當補充雌激素預防盆底組織退化。日常避免長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壓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