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可通過黃體酮膠囊、烏雞白鳳丸、益母草顆粒、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藥物治療。月經不調通常由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肌瘤、精神壓力、過度節食等原因引起。

1、激素調節:
黃體酮膠囊和地屈孕酮片常用于孕激素不足導致的月經推遲或閉經,通過模擬生理周期調節子宮內膜脫落。戊酸雌二醇片適用于雌激素水平低下者,需配合孕激素序貫使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避免長期連續服用。
2、中成藥調理:
烏雞白鳳丸對氣血兩虛型月經量少有效,含烏雞、鹿角膠等成分。益母草顆粒能改善血瘀型經期腹痛伴經量異常,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服用效果更佳。中成藥需辨證使用,連續服用不超過三個月經周期。

3、原發病治療: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痤瘡、多毛等癥狀。二甲雙胍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炔雌醇環丙孕酮片能調節雄激素水平。子宮肌瘤患者需根據肌瘤大小選擇米非司酮或聚焦超聲手術。
4、生活方式干預:
BMI低于18.5的過瘦人群需增加優質蛋白攝入,每日補充雞蛋、牛肉等食物。每周進行3次瑜伽或快走運動,避免劇烈運動消耗過多能量。建立22:30前入睡的規律作息,保證褪黑素正常分泌。
5、心理壓力管理:
慢性壓力會導致下丘腦功能抑制,表現為經期紊亂伴失眠頭痛。正念冥想每天練習20分鐘,或嘗試芳香療法使用薰衣草精油。嚴重焦慮者需心理科就診,短期服用帕羅西汀等藥物。

建議經期避免生冷飲食,適量食用紅棗、紅豆等補血食材。每周保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但經量過多時應暫停運動。記錄基礎體溫和月經周期變化,就診時提供至少三個月的完整數據。突然出現的月經紊亂或藥物治療無效時需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