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后能否走路需根據損傷程度決定。輕度損傷在疼痛緩解后可短距離行走,中重度損傷需嚴格限制負重活動。
1、輕度半月板損傷:

表現為膝關節偶發隱痛或彈響,磁共振顯示Ⅰ-Ⅱ度損傷。急性期需佩戴護膝支具保護,疼痛緩解后每天行走不超過30分鐘,避免上下樓梯及蹲起動作。可配合超聲波治療促進修復,每周3次低頻脈沖電刺激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中重度半月板損傷:
磁共振顯示Ⅲ度撕裂或伴有關節交鎖癥狀時,行走可能加重半月板磨損。需使用拐杖分擔30%-50%體重負荷,每日行走控制在10分鐘以內。關節鏡手術指征包括:桶柄樣撕裂、移位超過5毫米的放射狀撕裂,術后需6周漸進式負重訓練。

康復期建議采用泳池行走等減重訓練,水中阻力可增強股四頭肌力量而不增加關節壓力。飲食補充膠原蛋白肽與維生素C有助于軟骨修復,每日攝入20克乳清蛋白可促進肌肉合成。避免爬山、深蹲等產生3倍體重的膝關節壓力動作,選擇坐姿直腿抬高等無負重訓練,每周3次、每次3組、每組15個動作為宜。體重指數超過24者需控制每日熱量攝入,減輕體重可降低50%的關節負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