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持續出血可通過口服避孕藥、止血藥物、孕激素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中藥調理等方式治療。該癥狀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黃體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避孕藥調節: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通過抑制排卵調節激素水平,適用于無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用藥需排除血栓風險因素,連續服用21天為一個周期。
2、止血藥物應用:氨甲環酸通過抑制纖溶酶原激活減少出血量,適用于急性大量出血。配合維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異常,但需監測肝功能,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3、孕激素補充: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能促進子宮內膜完整脫落,針對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經期延長。用藥時間建議從月經周期第15天開始,持續10-12天形成藥物性刮宮效應。
4、抗炎治療:布洛芬、萘普生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可減少月經量20%-40%,適用于合并痛經的子宮腺肌癥患者。需餐后服用避免胃黏膜損傷,療程不超過5天。
5、中藥調理:云南白藥膠囊含三七皂苷可收縮血管止血,配合益母草顆粒活血調經。中醫辨證屬血熱型可選用固經丸,脾虛型適用歸脾丸,需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

日常需保持鐵劑補充預防貧血,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適度快走、瑜伽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出血期間避免劇烈運動。記錄月經周期變化,持續出血超過10天或單次出血量浸透衛生巾每小時超過2片需及時婦科就診排查器質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