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質量差主要表現為精液量減少、精子濃度降低、活力不足及形態異常。這些表現可能影響男性生育能力,需結合精液分析結果綜合評估。

精液量減少是常見表現之一。正常精液量應大于1.5毫升,若多次檢查均低于此值,可能提示精囊或前列腺功能異常。這類情況常與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相關,調整作息規律后多可改善。
精子濃度低于1500萬/毫升屬于少精癥。濃度下降可能由睪丸生精功能障礙引起,常見于精索靜脈曲張患者,這類患者往往伴隨陰囊墜脹感。輕度少精可通過補充鋅元素、維生素E等營養素改善,重度者需醫療干預。

精子活力不足表現為前向運動精子比例低于32%。感染因素如慢性前列腺炎是常見誘因,患者可能合并尿頻、會陰部不適。避免久坐、定期排精有助于緩解癥狀,嚴重者需抗感染治療。
精子形態異常指正常形態精子比例低于4%。畸形精子增多可能與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有關,如長期暴露于農藥環境。這類患者建議脫離有害環境,補充抗氧化劑如輔酶Q10。
精液液化時間延長也屬異常表現。正常精液應在60分鐘內液化,若超過此時間可能影響精子活動能力。前列腺分泌的液化酶減少是主要原因,適度運動可促進前列腺血液循環。

若出現上述多種表現且備孕超過1年未成功,建議到生殖醫學中心進行系統檢查。精索靜脈曲張、內分泌紊亂等疾病都可能導致精子質量持續下降,需通過超聲、激素檢測明確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