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通常不能放任不管,可能提示牙齦炎、牙周病等口腔問題,長期忽視可能加重病情。

牙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引發炎癥。日常刷牙力度過大或使用硬毛牙刷也可能造成機械性損傷,表現為偶爾出血。這類情況通過改善口腔清潔習慣,如使用軟毛牙刷、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理牙縫,多數可在短期內緩解。但若出血持續超過一周,或伴隨牙齦紅腫、口臭,往往提示病理性改變。

少數情況下,牙齦出血可能與血液系統疾病有關,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這類患者除牙齦自發性出血外,常伴有皮膚瘀斑、鼻出血等全身癥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也會增加出血風險。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更易發生頑固性牙齦感染。對于無明確口腔誘因的反復出血,或伴有其他異常體征者,需及時排查全身性疾病。

建議養成每年洗牙一次的習慣,選用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輔助控制菌斑。增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K的攝入,如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有助于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避免吸煙、飲酒等刺激因素,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強口腔護理。若調整生活習慣后出血未改善,或出現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等表現,應立即到口腔科進行專業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