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發白可能由貧血、真菌感染、外傷、肝腎疾病、銀屑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補鐵治療、抗真菌藥物、保護甲床、原發病治療、局部用藥等方式改善。

1、貧血因素: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甲床供血不足,指甲呈現蒼白色或勺狀甲。血紅蛋白水平低于110g/L時可能出現甲板變薄、易斷裂。日常需增加紅肉、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必要時口服琥珀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等補鐵劑。
2、真菌感染:
甲癬患者甲板常出現白色渾濁斑塊,伴隨甲板增厚、分層。可能與皮膚癬菌、念珠菌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甲緣瘙癢、甲屑脫落。臨床常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嚴重時需進行病甲清除術。

3、機械損傷:
指甲受到擠壓或碰撞后,甲板與甲床分離形成白色空泡。常見于頻繁美甲、運動外傷人群,可能伴隨甲下淤血。避免過度修剪甲周皮膚,損傷部位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4、肝腎異常:
慢性肝病導致白蛋白合成減少時,指甲會出現特征性"白甲征"。腎功能不全患者甲床近端呈現白色橫紋。需通過肝功能檢查、尿常規等明確診斷,針對肝炎、腎炎等原發病進行治療。
5、銀屑病甲:
銀屑病患者甲板出現點狀凹陷和白色角化過度,可能與甲母質炎癥有關。通常伴隨皮膚紅斑、鱗屑等癥狀。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軟膏、糖皮質激素可改善甲板病變。

日常保持指甲適度修剪長度,避免接觸強酸強堿物質。每周攝入三文魚、堅果等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有助于甲板健康,進行手部按摩促進甲床血液循環。出現持續甲板分離、甲下疼痛或伴隨全身癥狀時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