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清鐵蛋白低可能由鐵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妊娠期生理變化、慢性失血、胃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鐵攝入不足
孕期對鐵的需求量顯著增加,若日常飲食中富含鐵的食物攝入不足,容易導致血清鐵蛋白降低。動物肝臟、紅肉、蛋黃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率相對較低。長期偏食或素食的孕婦更需注意通過膳食補充鐵元素。
2、鐵吸收障礙
胃酸分泌減少或胃腸功能紊亂會影響鐵的吸收。孕婦在孕早期可能出現妊娠反應導致食欲下降,孕中晚期子宮增大壓迫胃腸也可能影響消化功能。咖啡、茶飲中的多酚類物質,鈣劑等會抑制鐵的吸收,建議與含鐵食物錯開食用。
3、妊娠期生理變化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會導致血液稀釋,使血清鐵蛋白濃度相對降低。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鐵元素,孕中晚期胎兒需鐵量可達每日4-6毫克。這種生理性血液稀釋和鐵需求增加是孕期常見的暫時性現象,但仍需監測避免發展為缺鐵性貧血。

4、慢性失血
孕期痔瘡出血、牙齦出血等慢性失血會增加鐵的丟失。既往有月經過多病史的孕婦,體內鐵儲存可能已處于較低水平。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妊娠并發癥引起的出血也會導致鐵蛋白快速下降,需要及時就醫處理。
5、胃腸道疾病
胃炎、胃潰瘍、克羅恩病等胃腸道疾病會影響鐵的吸收并可能導致隱性失血。幽門螺桿菌感染會損傷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降低鐵的生物利用度。這類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原發病,同時補充鐵劑。

孕婦血清鐵蛋白低時應增加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攝入,搭配維生素C含量高的新鮮水果蔬菜促進鐵吸收。避免與咖啡、濃茶同食影響鐵的吸收效率。定期進行血常規和鐵代謝檢查,若確診缺鐵性貧血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常用藥物有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琥珀酸亞鐵片、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同時注意觀察有無黑便等消化道癥狀,適當增加富含優質蛋白和葉酸的食物,保證營養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