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破裂后需二次手術的原因主要有外傷未完全修復、繼發性青光眼、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及眼內感染五種情況。
外傷未完全修復是常見原因。初次手術可能因角膜或鞏膜裂傷縫合不嚴密,導致傷口愈合不良或房水滲漏。需通過裂隙燈檢查評估傷口愈合情況,必要時行二次清創縫合。

繼發性青光眼約占30%病例。眼內組織損傷可引發房角結構破壞或炎癥粘連,表現為眼壓升高、頭痛嘔吐。治療需聯合降眼壓藥物如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嚴重者需行小梁切除術。

玻璃體積血多發生于傷后2-4周。外傷導致視網膜血管破裂,血液積聚影響視力。B超檢查可明確出血范圍,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行玻璃體切割術,常用術式包括23G微創玻切。
視網膜脫離具有較高致盲風險。眼球破裂可能造成視網膜裂孔或鋸齒緣離斷,患者會出現閃光感、視野缺損。需盡快行鞏膜外墊壓或玻璃體切除聯合硅油填充術。

眼內感染屬于急癥情況。開放性損傷易繼發細菌性眼內炎,表現為眼痛、膿性分泌物。確診后需急診手術清除感染灶,并玻璃體腔注射萬古霉素等抗生素。術后需密切監測視力及炎癥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