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視野缺損表現為視野范圍逐漸縮小,典型特征包括中心視力保留但周邊視野喪失,早期可能出現弓形暗點或鼻側階梯狀缺損。

1、弓形暗點:
早期青光眼患者常在Bjerrum區出現弓形暗點,這種缺損從生理盲點向上或向下延伸呈弧形?;颊呖赡懿煊X閱讀時部分文字缺失,但雙眼協同作用常掩蓋單眼癥狀。使用自動視野計檢查可發現局部敏感度下降10-15dB。
2、鼻側階梯:
視野鼻側水平分界線處出現不對稱缺損是青光眼典型表現?;颊呱舷掳胍曇霸诒莻冉唤缣幊尸F敏感度差異,如同臺階狀。這種缺損與視神經纖維層損傷模式相關,常見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進展期。

3、管狀視野:
晚期青光眼發展為管狀視野,僅保留5-10度中心視力?;颊呷缤ㄟ^隧道看世界,行走時常碰撞周邊物體。此時視神經盤呈現典型杯狀凹陷,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普遍低于80微米。
4、顳側島狀殘留:
部分晚期患者顳側視野殘留孤立島狀區域,這種特殊分布與顳側視神經纖維排列特性有關?;颊呖赡鼙A舨糠种苓厔討B視覺,但對靜態物體識別能力顯著下降,Goldmann視野計檢查顯示殘余島區與盲區對比鮮明。
5、全盲發展:
終末期青光眼可導致全視野喪失,包括中心視力完全消失。此時視神經蒼白萎縮,杯盤比超過0.9,眼壓可能仍高于21mmHg。此類患者需進行定向訓練,使用盲杖等輔助工具保障安全。

青光眼患者日常需避免舉重、倒立等升高眼壓的動作,建議選擇游泳、散步等溫和運動。飲食可增加藍莓、菠菜等富含花青素的深色蔬果,限制咖啡因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00mg。定期使用OCT檢測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每3-6個月進行24-2標準自動視野檢查,眼壓控制目標需個體化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