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脫位的遺傳幾率因具體類型而異。馬方綜合征、同型半胱氨酸尿癥等遺傳性疾病相關的晶狀體脫位具有較高遺傳性,而外傷或老年性因素導致的脫位通常無遺傳傾向。
晶狀體脫位的遺傳風險主要與基礎病因相關。馬方綜合征引起的晶狀體脫位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子女有50%的遺傳概率,該病由FBN1基因突變導致,除晶狀體脫位外,常伴有主動脈擴張、骨骼異常等表現。同型半胱氨酸尿癥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均為攜帶者時子女有25%發病風險,患者可能出現智力障礙、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非遺傳因素導致的晶狀體脫位占較大比例。外傷性脫位多由眼球鈍挫傷或穿透傷引起,表現為突發視力下降、單眼復視等癥狀。老年性懸韌帶松弛導致的脫位進展緩慢,常見于高度近視或白內障術后患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梅毒、眼內腫瘤也可能引發繼發性晶狀體脫位。
對于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建議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孕期羊水穿刺或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可幫助阻斷致病基因傳遞。已確診遺傳性疾病者需定期檢查心血管系統和眼部狀況,早期發現晶狀體半脫位時可考慮佩戴特殊眼鏡矯正視力,完全脫位則需手術干預。
晶狀體脫位的治療需根據病因和程度個體化選擇。非進展性半脫位可觀察隨訪,嚴重影響視力時需行晶狀體切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需警惕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并發癥,避免劇烈運動或揉眼等危險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