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嵌頓通常由包皮口狹窄、外力牽拉或炎癥刺激等因素引起。包皮嵌頓是指包皮上翻至陰莖冠狀溝后無法復位,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可能引發水腫、疼痛等癥狀。

1、包皮口狹窄
先天性包皮口狹窄是常見原因,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包皮口過小可能導致上翻后卡壓在冠狀溝,形成機械性梗阻。日常需注意清潔,避免強行上翻包皮。若反復發生嵌頓,可考慮包皮環切術等治療。
2、外力牽拉
性活動或外力不當牽拉可能導致包皮移位后無法復位。外力作用下包皮組織水腫增厚,進一步加重嵌頓。發生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嘗試手法復位。若失敗需急診處理,避免組織壞死。
3、炎癥刺激
包皮炎或龜頭炎引起的局部腫脹可導致包皮彈性下降。炎癥反應會使組織充血水腫,增加嵌頓風險。需控制感染,使用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配合高錳酸鉀溶液浸泡。
4、瘢痕形成
反復感染或外傷導致的包皮瘢痕攣縮,可能造成繼發性狹窄。瘢痕組織失去彈性,更易發生嵌頓。對于頑固性病例,需手術松解瘢痕或行包皮成形術。
5、醫源性因素
包皮手術后早期護理不當或導尿管留置過久,可能誘發嵌頓。術后需定期換藥,避免敷料過緊。發生嵌頓時應立即解除壓迫,必要時拆除部分縫線。

包皮嵌頓患者日常應保持會陰清潔干燥,避免穿緊身內褲。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但需避免劇烈活動。若反復發作或伴有排尿困難、劇烈疼痛,應及時就醫評估是否需手術治療。術后恢復期應遵醫囑進行傷口護理,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