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L在醫學上通常指慢性腹瀉伴脂肪瀉,可能與乳糜瀉、慢性胰腺炎、克羅恩病、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熱帶口炎性腹瀉等因素有關。
乳糜瀉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麩質不耐受引起。患者攝入含麩質食物后,免疫系統攻擊小腸絨毛,導致營養吸收障礙。典型癥狀包括慢性腹瀉、脂肪瀉、體重下降和腹脹。診斷需結合血清學檢測和小腸活檢。治療需嚴格遵循無麩質飲食,避免小麥、大麥等谷物。
慢性胰腺炎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損,導致脂肪酶分泌不足?;颊弑憩F為脂肪瀉、腹痛及營養不良,糞便可見油滴或呈惡臭。發病與長期飲酒、膽道疾病等有關。治療需補充胰酶制劑如胰酶腸溶膠囊,同時需戒酒并控制飲食脂肪攝入。
克羅恩病屬于炎癥性腸病,可累及全消化道?;啬c末端受累時影響膽汁酸重吸收,導致脂肪消化障礙。常見癥狀為腹瀉、腹痛、發熱,可能伴有肛周病變。診斷依賴內鏡和影像學檢查。治療采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或生物制劑。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會分解膽汁酸,影響脂肪乳化。常見誘因包括胃腸動力障礙、解剖結構異常等?;颊叱緸a外,可有腹脹、維生素B12缺乏。診斷通過氫呼氣試驗或小腸液培養。治療需使用利福昔明等抗生素,并糾正基礎病因。
熱帶口炎性腹瀉多見于熱帶地區,與腸道感染和營養缺乏相關。特征為慢性腹瀉、舌炎及巨幼細胞性貧血。發病與葉酸、維生素B12吸收障礙有關。治療需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嚴重時需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
慢性腹瀉伴脂肪瀉患者需注意飲食調整,選擇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適量補充中鏈甘油三酯。日常應記錄排便情況,監測體重變化。建議定期復查營養指標,必要時進行營養支持治療。若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須及時就醫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