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中藥調理、局部熱敷、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緩解。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逆行感染、免疫力下降、久坐壓迫、性傳播疾病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細菌性附睪炎需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等藥物可有效對抗大腸桿菌、淋球菌等常見病原體。用藥需完成全程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

2、止痛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能緩解陰囊腫脹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但需警惕掩蓋病情進展。
3、中藥調理:濕熱下注型可選用龍膽瀉肝湯,氣滯血瘀型適用橘核丸。中成藥如癃清片、三金片具有清熱利濕功效,需辨證使用。
4、局部護理:每日溫水坐浴2-3次,溫度40℃左右為宜。陰囊托高減輕下垂疼痛,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充血加重。
5、病因治療:淋球菌感染需聯合阿奇霉素,衣原體感染推薦多西環素。慢性病例可考慮超短波理療,膿腫形成需切開引流。

患者應增加水分攝入,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代謝。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急性期嚴格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伴侶需同步檢查。若72小時癥狀無改善或出現高熱、膿尿,需及時復查調整方案。慢性反復發作者建議排查泌尿系統畸形等潛在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