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額竇炎可通過抗生素、黏液溶解劑、抗組胺藥、鼻用糖皮質激素、解熱鎮痛藥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過敏反應、鼻腔結構異常、免疫力下降、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細菌感染是上額竇炎常見病因,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有關,通常表現為膿性鼻涕、面部壓痛等癥狀。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藥物可有效控制感染,需遵醫囑完成療程。
2、黏液溶解劑:鼻腔分泌物黏稠會加重竇腔堵塞。乙酰半胱氨酸能分解黏液蛋白,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可促進纖毛運動,幫助排出分泌物,改善鼻竇通氣功能。
3、抗組胺藥:過敏因素引發的上額竇炎常伴打噴嚏、鼻癢。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阻斷組胺受體,減輕黏膜水腫。合并過敏性鼻炎時需持續用藥2-4周。
4、鼻用糖皮質激素:慢性炎癥導致黏膜肥厚需局部抗炎。布地奈德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每日噴鼻1-2次效果顯著。
5、解熱鎮痛藥:急性期可能出現發熱頭痛。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既能退熱又可緩解竇區脹痛,但需避免與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藥疊加使用。

治療期間建議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甜椒等食物增強免疫力。鼻腔沖洗配合蒸汽吸入可促進分泌物排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體擴散至中耳。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視力改變、劇烈頭痛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