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增厚醫學稱子宮內膜增生癥主要由激素水平異常、慢性炎癥刺激等因素引起,可分為生理性增厚和病理性增厚兩類。
生理性因素中,雌激素持續刺激是常見原因。育齡期女性月經周期中,排卵后雌激素水平升高會促使子宮內膜增厚,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肥胖女性脂肪組織可轉化雄激素為雌激素,導致內膜持續增生。長期使用雌激素類藥物如避孕藥、激素替代療法也可能打破激素平衡。

病理性因素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礙導致雌激素持續作用,常伴隨月經稀發、痤瘡等癥狀。子宮內膜息肉或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病變會局部刺激內膜增生,可能伴隨異常子宮出血。極少數情況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需病理確診。

治療上,生理性增厚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減重5%-10%能顯著降低脂肪源性雌激素,建議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維生素E補充可能幫助調節激素,每日攝入量不超過400IU。
病理性增厚需醫療干預。黃體酮類藥物如地屈孕酮、醋酸甲羥孕酮可對抗雌激素作用。宮腔鏡手術適用于息肉或肌瘤導致的增生,通過電切術去除病灶。40歲以上無生育需求者,可考慮子宮內膜消融術。

若出現月經量突然增多、經期延長或絕經后出血,建議盡早就診婦科。超聲檢查測量內膜厚度結合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能明確增生性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