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長脂肪粒醫學上稱為粟丘疹可通過局部消毒后針挑、激光治療或外用維A酸乳膏等方式改善。脂肪粒多由皮脂腺分泌異常、角質堆積或不當護膚習慣引起。

脂肪粒的形成主要與三種因素有關。皮脂腺分泌旺盛時,油脂無法正常排出可能堵塞毛孔形成白色顆粒,常見于油性皮膚人群。過度使用油膩護膚品或卸妝不徹底會導致毛囊口堵塞,誘發脂肪粒生成。皮膚微小傷口在自我修復過程中也可能包裹角質形成囊腫樣結構。

針對不同情況可采取相應處理措施。體積較小的脂肪粒可在消毒后用無菌針頭挑出內容物,操作需由專業人員完成避免感染。頑固性或多發性脂肪粒可選用二氧化碳激光氣化治療,通過精準能量破壞囊壁結構。維A酸乳膏能調節角質代謝,每晚潔面后薄涂有助于脂肪粒自然脫落。
日常護理需注意三個方面。選擇清爽型眼霜避免油脂堆積,建議使用含透明質酸或神經酰胺的保濕產品。卸妝時用棉片蘸取溫和卸妝液輕柔擦拭眼周,確保無化妝品殘留。定期去角質可減少死皮堆積,但眼周皮膚薄弱需避開該區域或選用酵素類溫和產品。

若脂肪粒反復發作或伴隨紅腫疼痛,建議到皮膚科排查是否存在內分泌紊亂或毛囊炎等潛在問題。多數脂肪粒屬于良性病變,正確處理后不會遺留疤痕或色素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