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肌松藥及營養神經藥物緩解癥狀,常用藥物包括布洛芬、鹽酸乙哌立松和甲鈷胺。藥物選擇需結合疼痛程度、伴隨癥狀及個體差異綜合評估。

1、非甾體抗炎藥:
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適用于局部紅腫熱痛的急性期。胃腸道敏感者需注意選擇腸溶制劑,長期使用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
2、肌松藥物:
鹽酸乙哌立松可緩解肌肉痙攣導致的牽涉痛,尤其適用于伴有僵硬感的慢性肌筋膜炎。該藥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駕駛或高空作業前需謹慎使用。
3、神經營養劑:

甲鈷胺能改善神經傳導功能,對合并周圍神經壓迫的病例效果顯著。通常需要連續服用2-4周才能顯現療效,治療期間需定期監測血象變化。
4、外用鎮痛藥:
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減少全身用藥的不良反應。皮膚破損處禁用,使用后需觀察是否出現接觸性皮炎等過敏反應。
5、輔助用藥:
維生素B族復合制劑有助于改善肌肉代謝,常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與咖啡因聯用時可增強鎮痛效果,但需控制每日咖啡因攝入總量。

藥物治療期間建議配合熱敷、低頻脈沖電刺激等物理療法,每日進行15-20分鐘肩頸部拉伸運動。飲食上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攝入。睡眠時選擇符合頸椎曲度的記憶枕,避免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若用藥2周癥狀未緩解或出現肢體麻木等神經癥狀,需及時復查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