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拉稀肚子疼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服用藥物、熱敷按摩、就醫檢查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飲食不當、腸道感染、食物過敏、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選擇低纖維、低脂肪的清淡食物如白粥、饅頭、香蕉,避免辛辣刺激或乳制品。少量多餐減輕腸道負擔,暫時停止攝入高糖或高咖啡因飲品。

2、補充水分:每半小時飲用100-200毫升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搭配蘋果汁、米湯等含電解質液體。脫水嚴重時可服用補液鹽Ⅲ,觀察尿液顏色保持淡黃色。
3、服用藥物: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調節菌群,洛哌丁胺緩解腹瀉但細菌感染時慎用。胃腸解痙藥如顛茄片能緩解腸痙攣疼痛。
4、熱敷按摩:用40℃熱水袋敷于臍周15分鐘,配合順時針環形按摩腹部。生姜切片貼敷神闕穴,或艾灸足三里穴改善腸道血液循環。
5、就醫檢查:血常規和糞便檢測判斷感染類型,腸鏡檢查排除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腹瀉需用諾氟沙星,寄生蟲感染選用甲硝唑,炎癥性腸病需美沙拉嗪治療。

腹瀉期間建議每日飲用2000毫升溫水,進食6-8次少量軟食,適當補充鋅制劑促進腸黏膜修復。癥狀持續超3天伴發熱、血便、體重下降需消化科就診,避免自行長期使用止瀉藥掩蓋病情。恢復期可逐步添加蒸蛋、土豆泥等低渣食物,配合散步等輕度活動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