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需注意保持會陰清潔、避免憋尿、及時就醫、規范用藥及調整飲食。尿道炎可能由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性生活不潔及尿路結構異常等因素引起。

1、保持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從前向后擦拭,避免將腸道細菌帶入尿道。選擇透氣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月經期需更頻繁更換衛生巾。避免使用含香料或刺激性成分的洗液,以免破壞尿道口微環境平衡。
2、避免憋尿
尿液滯留會稀釋尿道抗菌因子濃度,增加細菌附著尿道上皮的概率。建議每2-3小時排尿一次,排尿可沖刷尿道減少細菌定植。工作或外出時可設置提醒,養成規律排尿習慣。
3、規范用藥
確診后需遵醫囑完成足療程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避免產生耐藥性。用藥期間出現皮疹或腹瀉等不良反應需及時復診。

4、調整飲食
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飲用蔓越莓汁抑制大腸桿菌黏附。減少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尿路黏膜防御能力。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5、預防復發
性生活后及時排尿,必要時遵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絕經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縮。反復發作者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結石等潛在誘因。

尿道炎患者應避免穿緊身褲或久坐潮濕環境,游泳后盡快更換泳衣。急性期暫停性生活,恢復期使用避孕套減少感染風險。出現發熱、腰痛或血尿提示可能進展為腎盂腎炎,須立即就醫。日常可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監測恢復情況。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于提升整體免疫力,降低復發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