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可通過奧美拉唑、鋁碳酸鎂、枸櫞酸鉍鉀等藥物治療。該疾病通常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黏膜防御機制減弱、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
1、抑酸藥物: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減少胃酸分泌,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胃壁細胞氫鉀ATP酶發揮作用,需連續服用4-8周。治療期間需監測肝功能,避免與氯吡格雷聯用。

2、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在潰瘍面形成保護層,枸櫞酸鉍鉀能促進黏液分泌并殺滅幽門螺桿菌。服藥后可能出現黑便或便秘,哺乳期禁用鉍劑。建議餐后1小時咀嚼服用,療程不超過8周。
3、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采用四聯療法,包含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中的兩種抗生素。治療期間需嚴格按時服藥,避免耐藥性產生。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口腔金屬味,需配合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
4、解痙鎮痛藥物:疼痛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山莨菪堿緩解平滑肌痙攣,青光眼患者禁用。聯合鋁制劑使用能增強止痛效果,每日用藥不超過3次。需注意該藥可能引起口干、視物模糊等抗膽堿能反應。
5、輔助用藥:伴焦慮癥狀者可短期服用黛力新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療程不超過2周。出血患者需加用維生素K1改善凝血功能,貧血者需補充琥珀酸亞鐵。用藥期間忌酒及辛辣食物,避免加重黏膜損傷。

患者應保持規律飲食,選擇小米粥、山藥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咖啡因和碳酸飲料。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促進胃腸蠕動,睡眠時抬高床頭15厘米減少夜間胃酸反流。出現嘔血、黑便或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