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治療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選擇藥物,常用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軟骨保護劑和鎮痛藥。
1、輕度疼痛的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可緩解骨刺引起的炎癥和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局部紅腫熱痛,但需注意胃腸道刺激風險。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促進軟骨修復,延緩關節退化進程,適合長期服用。中成藥如追風透骨丸也有輔助鎮痛效果,需在醫生指導下辨證使用。

2、中重度疼痛的聯合用藥:
當出現持續性疼痛時,可聯用弱阿片類鎮痛藥如曲馬多。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能改善滑液黏彈性,緩解骨摩擦癥狀。伴有肌肉痙攣者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等肌松劑。骨質疏松患者需同步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防止骨刺進一步惡化。

藥物治療需配合體重管理,每減輕1公斤體重可降低膝關節4倍負荷。建議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避免爬樓梯、深蹲等加重關節磨損的動作。每日補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攝入足量膠原蛋白。疼痛急性期可局部冷敷15分鐘,慢性期改用40℃左右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睡眠時在膝關節下方墊軟枕保持微屈姿勢,使用護膝分散壓力。定期復查X線觀察骨刺進展,若保守治療無效需考慮關節鏡清理術或置換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