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增生多數情況下無需手術,治療方案需根據病理類型和患者個體情況決定。子宮內膜增生可分為單純性增生、復雜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三類,處理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宮腔鏡檢查和手術切除。

單純性增生通常采用孕激素類藥物調節,常用藥物包括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通過周期性用藥促進內膜轉化脫落。復雜性增生可能聯合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同時需每3-6個月進行內膜活檢復查。這兩種類型在規范用藥后80%以上可逆轉。

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需嚴格評估手術指征。對于無生育需求或合并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建議行子宮切除術;有生育需求者可在嚴密監測下嘗試大劑量孕激素治療,但需告知存在20%-30%的癌變風險。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機器人輔助子宮切除術等。
40歲以上患者若出現異常子宮出血合并內膜增厚,需優先排除子宮內膜癌。診斷性刮宮獲取病理結果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金標準,超聲檢查中內膜厚度超過15毫米或血流信號異常時需提高警惕。絕經后婦女出現內膜增生建議直接手術干預。

規范隨訪是保守治療的關鍵環節,治療期間出現突破性出血、血紅蛋白持續下降或病理升級需及時調整方案。保留子宮的患者完成生育后仍建議評估切除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