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糞吸入綜合征是指胎兒在宮內或分娩過程中吸入被胎糞污染的羊水,導致出生后出現呼吸困難的病理狀態。胎糞吸入綜合征主要由胎兒宮內窘迫、胎盤功能不全、過期妊娠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發紺、肺部濕啰音等癥狀。
1、胎兒宮內窘迫
胎兒宮內窘迫是胎糞吸入綜合征的常見原因。當胎兒在子宮內缺氧時,肛門括約肌松弛會導致胎糞排入羊水。缺氧刺激胎兒出現喘息樣呼吸運動,增加胎糞吸入風險。這種情況多見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治療需及時進行新生兒復蘇,必要時給予機械通氣支持。
2、胎盤功能不全
胎盤功能不全會影響胎兒氧氣供應,導致慢性缺氧狀態。胎盤早剝、胎盤梗死等情況會減少母胎間物質交換,促使胎兒排出胎糞。這類患兒出生后可能出現持續性肺動脈高壓,需要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必要時使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3、過期妊娠
超過42周的過期妊娠會增加胎糞吸入概率。隨著孕周延長,胎盤老化導致供氧能力下降,同時胎兒腸道成熟度增加使胎糞量增多。過期妊娠產婦分娩時需做好新生兒搶救準備,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防止胎糞進一步吸入深部氣道。
4、產程異常
產程延長或難產會加重胎兒缺氧。頭盆不稱、臍帶繞頸等情況會阻礙胎兒氧氣供應,誘發胎糞排出。這類新生兒需要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吸引,清除下呼吸道胎糞,同時給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改善肺順應性。
5、母體因素
孕婦吸煙、吸毒或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會影響胎兒氧合。這些因素會導致胎兒長期處于相對缺氧環境,增加胎糞排出概率。預防重點在于孕期嚴格戒煙戒酒,控制基礎疾病,定期進行胎心監護評估胎兒狀況。
胎糞吸入綜合征患兒需要住院觀察,家長應注意保持病房環境舒適,避免交叉感染。母乳喂養有助于增強新生兒免疫力,但要避免過度喂養增加呼吸負擔。出院后需定期隨訪肺功能,監測遠期并發癥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孕期規范產檢、及時發現高危因素,是預防胎糞吸入綜合征的關鍵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