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患者可遵醫囑服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膠囊、散結鎮痛膠囊、達那唑、亮丙瑞林等藥物。子宮肌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異常有關,子宮腺肌癥通常由子宮內膜異位生長引起,兩者均需結合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

一、藥物
1、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拮抗劑,可用于縮小子宮肌瘤體積,緩解月經過多癥狀。該藥通過抑制孕激素受體發揮作用,適用于術前輔助治療或不宜手術者。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長期使用可能引起子宮內膜增生。
2、桂枝茯苓膠囊
桂枝茯苓膠囊為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對小型子宮肌瘤引起的經期延長、腹痛有緩解作用。主要成分含桂枝、茯苓等藥材,適合輕中度患者配合西醫治療,但需注意與抗凝藥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3、散結鎮痛膠囊
散結鎮痛膠囊適用于子宮腺肌癥導致的痛經和盆腔疼痛,其成分可調節前列腺素水平,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炎癥反應。該藥需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以上才能顯效,期間可能出現輕微胃腸道不適。

4、達那唑
達那唑為人工合成雄激素,通過抑制卵巢功能減少雌激素分泌,從而控制子宮腺肌癥進展。常見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痤瘡等雄化表現,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血脂和肝功能,通常不作為長期治療選擇。
5、亮丙瑞林
亮丙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可暫時性降低雌激素至絕經水平,有效縮小子宮肌瘤和腺肌癥病灶。建議每28天皮下注射一次,連續使用不超過6個月,需配合鈣劑預防骨質流失。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減少高脂肪飲食。適量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但經期需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婦科超聲檢查監測病灶變化,若藥物控制不佳或出現嚴重貧血、不孕等情況,需考慮手術治療。保持規律作息和情緒穩定對調節內分泌平衡有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