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長針眼可通過熱敷、抗生素眼藥水、口服抗生素、手術引流等方式治療。針眼通常由細菌感染、瞼板腺堵塞、用眼衛生不良、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熱敷護理:每日3-4次用40℃左右溫熱毛巾敷患眼10-15分鐘,促進瞼板腺分泌物排出。熱敷后配合瞼緣清潔,用稀釋嬰兒洗發水棉簽擦拭睫毛根部。避免擠壓腫脹部位,防止感染擴散。

2、抗生素滴眼:細菌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氯霉素滴眼液,每日4-6次點眼。滴藥前清潔雙手,避免瓶口接觸眼部。合并結膜充血時可加用氟米龍等激素類眼藥水。
3、口服藥物: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需口服頭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克林霉素5-7天。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監測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短期服用轉移因子口服液增強抵抗力。
4、切開引流:形成膿腫后需眼科醫生行麥粒腫切開術,局部麻醉下作瞼結膜面平行瞼緣切口。頑固復發型需行霰粒腫刮除術,徹底清除囊壁防止復發。術后24小時覆蓋紗布壓迫止血。
5、病因控制:長期戴隱形眼鏡者需停戴至痊愈,改用框架眼鏡。糾正揉眼習慣,化妝后徹底卸妝。瞼緣炎患者需定期做瞼板腺按摩,脂溢性皮炎者配合二硫化硒洗劑清潔。

日常飲食多攝入維生素A豐富的胡蘿卜、菠菜,補充鋅元素促進傷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暫停煙酒。痊愈后繼續熱敷護理2周,出現視力下降、發熱需及時復診。兒童患者需排查倒睫、屈光不正等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