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可通過手法矯正、支具固定、功能訓練等方式改善。該疾病主要由足部肌腱韌帶發育異常、胎位異常或遺傳因素引起,表現為足部內翻、跖屈及高弓畸形。

手法矯正是新生兒期的主要干預手段。治療師通過輕柔牽拉跟腱及足內側軟組織,逐步矯正足部位置,每周需進行3-5次。6個月內的患兒配合石膏固定可增強矯正效果,每1-2周更換石膏調整角度。
支具治療適用于矯正后的維持階段。Ponseti支具需全天佩戴23小時,持續3個月后改為夜間佩戴至4歲。支具可防止畸形復發,使用時需注意觀察足部皮膚狀況,避免壓瘡。

功能訓練重點強化脛前肌與腓骨肌群。幼兒可進行足外翻主動訓練,如用足外側觸碰玩具;學齡兒童建議進行平衡墊訓練、提踵練習等。水中運動能減輕負重壓力,適合術后康復。
手術治療適用于非手術治療失敗的重度病例。跟腱延長術可改善足下垂,距下關節松解術能矯正后足內翻。術后需配合6-8周石膏固定,并長期穿戴矯形鞋維持效果。

康復過程中需定期評估足部發育情況。建議每3個月進行步態分析和X線檢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多數患兒經規范治療可獲得接近正常的行走功能,但青春期可能需二次手術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