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篩陽性可能由檢測誤差、樣本污染、操作不當、試劑盒靈敏度差異、體內存在干擾物質等原因引起,需通過復測、更換檢測方法、臨床評估等方式進一步確認。
1、檢測誤差:檢測過程中儀器校準偏差或讀取失誤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建議24小時后使用不同品牌試劑盒復測,同時核對檢測環境溫濕度是否符合標準。

2、樣本污染:采樣時混入異物或運輸保存不當造成樣本變質。需重新規范采集鼻咽拭子,避免觸碰采樣管外壁,確保冷鏈運輸溫度恒定在2-8℃。
3、操作不當:未嚴格遵守檢測流程如滴加過量檢測液或判讀時間超期。應重新培訓采樣人員,采用標準化操作視頻指導,建立雙人復核制度。
4、試劑靈敏度:部分試劑盒對某些蛋白質片段存在交叉反應。可選用三種以上不同原理的檢測方法比對,如膠體金法、熒光免疫層析法和核酸擴增法。
5、干擾物質:體內類風濕因子或嗜異性抗體會影響檢測準確性。需結合臨床癥狀判斷,必要時進行蛋白印跡試驗或中和抗體試驗排除干擾。
出現初篩陽性應保持冷靜,立即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觸他人,單獨房間隔離并開窗通風。記錄24小時內接觸人員名單,準備既往疫苗接種記錄和病史資料供專業人員評估。飲食選擇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魚肉粥,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監測體溫和血氧飽和度,如出現持續發熱或呼吸頻率>30次/分需急診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