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虛可遵醫囑使用附子理中丸、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丸、四君子湯等藥物調理。脾陽虛多因飲食生冷、久病體虛、過度勞累等因素導致,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畏寒肢冷等癥狀,需結合具體證型辨證用藥。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黨參、白術等組成,具有溫中健脾的功效,適用于脾陽虛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方中附子溫補脾腎陽氣,黨參補益脾胃,白術健脾燥濕。需注意陰虛內熱者禁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2、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含黃芪、黨參、甘草等成分,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適合脾陽虛兼中氣下陷導致的久瀉脫肛、內臟下垂。該方通過健脾益氣改善陽氣不足,但外感發熱時不宜服用,服藥后可能出現輕微口干屬正常反應。
3、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以人參、茯苓、白術為主藥,主治脾陽虛伴濕濁內停的食少便溏、體倦乏力。方中茯苓利水滲濕,白術健脾益氣,人參大補元氣。濕熱內蘊所致泄瀉者慎用,建議飯前溫水送服以增強藥效。

4、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陳皮等配伍而成,擅長治療脾陽虛氣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噯氣吞酸。木香行氣止痛,砂仁化濕開胃,陳皮理氣健脾。服藥期間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情緒波動影響藥效。
5、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作為基礎補脾方劑,含人參、白術等四味藥材,適用于單純脾陽虛的食欲減退、面色萎黃。該方藥性平和,可長期調理但見效較慢。現代常制成顆粒劑便于服用,感冒發熱期間應暫停使用。

脾陽虛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日常可適量食用山藥、紅棗、生姜等溫補食材,避免綠豆、西瓜等寒涼食物。注意腹部保暖,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水腫、嚴重腹瀉時需及時復診調整用藥方案,切勿自行增減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