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姨媽鬧肚子可能與激素水平變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胃腸功能紊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等因素有關。經期腹瀉通常表現為下腹隱痛、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等癥狀,可通過熱敷腹部、調整飲食、藥物干預等方式緩解。

1、激素水平變化
月經期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蠕動加快。這種生理性變化會使部分女性出現輕微腹瀉,一般無須特殊處理。建議避免生冷食物,適當飲用溫熱的紅糖姜茶幫助緩解不適。
2、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子宮內膜脫落時會釋放大量前列腺素,該物質可能刺激子宮和腸道平滑肌收縮。過度收縮可能引發腹痛伴腹瀉,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栓等前列腺素抑制劑,但禁止自行調整用藥劑量。
3、胃腸功能紊亂
經期自主神經調節功能可能暫時性失調,導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這種情況可能伴隨腹脹、腸鳴音亢進等癥狀,建議選擇易消化的粥類、面條等食物,少量多餐減輕胃腸負擔。

4、子宮內膜異位癥
異位至腸道的子宮內膜組織在經期會發生周期性出血,可能刺激腸壁引發腹瀉。該病通常伴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需通過婦科檢查確診,臨床常用地諾孕素片、戈舍瑞林緩釋植入劑等藥物控制病灶發展。
5、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癥可能在經期因盆腔充血而加重,炎性滲出物可能刺激直腸引起里急后重感。這種情況需完善白帶常規和B超檢查,確診后可選用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經期出現腹瀉癥狀時,建議保持腹部保暖,每日用熱水袋熱敷15-20分鐘。飲食上增加山藥、南瓜、蘋果等富含果膠的食物,幫助吸附腸道水分。避免攝入乳制品、豆類等易產氣食物,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若腹瀉每日超過5次或持續3天未緩解,或出現發熱、血便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到婦科或消化內科就診。平時可通過記錄月經周期與癥狀變化,幫助醫生更準確判斷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