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突然一陣一陣的刺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神經性疼痛或耳部外傷等原因引起。刺痛感通常表現為間歇性銳痛,可能伴隨耳悶、聽力下降或耳鳴等癥狀。

外耳道炎多與挖耳損傷、進水感染有關。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綠膿桿菌,表現為耳道紅腫、分泌物增多。治療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撓,醫生可能開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
中耳炎常繼發于感冒或鼻炎,病原體通過咽鼓管逆行感染。患者可能出現耳內搏動性疼痛、發熱,兒童多見。急性期需用頭孢克洛等口服抗生素,鼓膜充血明顯時可配合地塞米松減輕水腫。

三叉神經耳顳支受累可能引發陣發性電擊樣疼痛,常見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早期或血管壓迫神經。疼痛突發突止,夜間加重,卡馬西平等神經調節藥物可緩解癥狀。
耳部外傷如氣壓傷、異物刺傷可直接損傷鼓膜或耳道皮膚。高空飛行、潛水時咽鼓管調節障礙可能導致鼓膜內外壓力失衡,出現撕裂樣疼痛,需避免用力擤鼻并及時檢查鼓膜完整性。

持續48小時以上的耳痛或伴隨眩暈、面癱需排除膽脂瘤、聽神經瘤等占位病變,建議盡早就診耳鼻喉科完善耳鏡及影像學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