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可能由指甲修剪不當、外傷刺激、長期浸水、真菌感染、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修剪不當:指甲剪得過短或邊緣修剪成弧形,導致甲板側緣嵌入甲周軟組織,形成局部微小傷口。日常應使用平頭剪刀直線修剪,保留指甲超出甲床1-2毫米。

2、外傷刺激:踢撞硬物、穿窄鞋擠壓等外力作用使甲緣與甲皺襞分離,破壞甲周屏障功能。選擇寬松透氣的鞋子,運動時佩戴專用趾甲保護套可降低風險。
3、長期浸水:頻繁接觸洗滌劑或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導致甲周皮膚角質層軟化破損。從事涉水作業時需穿戴橡膠手套,及時擦干手足并涂抹凡士林保護。
4、真菌感染:紅色毛癬菌等病原體侵襲甲周組織,常伴隨甲板增厚、變色。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噴霧等抗真菌藥物可局部應用,合并甲癬需聯合口服伊曲康唑。
5、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破損皮膚侵入,引發紅腫熱痛等典型炎癥反應。早期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敷莫匹羅星軟膏,形成膿腫需行甲溝切開引流術。

保持足部干燥清潔,避免反復機械刺激是預防關鍵。日常可進行足部抬高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飲食中增加富含鋅的海產品及維生素E的堅果,有助于甲周組織修復。癥狀持續加重或伴隨發熱需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