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成熟度檢查主要通過內診、Bishop評分、超聲測量等方式評估。宮頸成熟度是判斷分娩時機的重要指標,主要評估項目包括宮頸位置、宮頸硬度、宮頸管消退程度、宮口開大情況以及胎先露位置。

1、內診檢查
醫生通過戴無菌手套進行陰道檢查,直接觸診評估宮頸質地、長度及宮口擴張情況。成熟宮頸通常表現為質地柔軟、位置前移、宮口部分擴張,未成熟宮頸則質地偏硬且宮口閉合。該檢查需在嚴格消毒下進行,可能引起輕微不適但無創。
2、Bishop評分
采用標準化評分系統對5項指標量化評估,包括宮口開大、宮頸管消退、胎先露位置、宮頸位置及宮頸硬度。總分0-13分,超過6分提示宮頸成熟,適合引產。該評分能客觀反映宮頸條件,但需由經驗豐富的產科醫師操作以保證準確性。
3、超聲測量
經會陰或經腹超聲可無創測量宮頸長度及漏斗形態。成熟宮頸通常長度短于25毫米且呈漏斗狀改變,未成熟宮頸則長度超過30毫米。超聲檢查無痛無創,適合動態監測宮頸變化,但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

4、宮頸彈性成像
新型超聲彈性技術通過測量宮頸組織硬度評估成熟度,成熟宮頸彈性系數較低。該技術可量化宮頸軟化程度,但設備普及率有限,多用于科研或高危妊娠評估。
5、生化指標檢測
通過檢測陰道分泌物中胎兒纖維連接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等成分輔助判斷。這些物質在宮頸成熟過程中分泌增加,但檢測結果易受其他因素干擾,臨床多作為輔助手段。

建議孕婦在孕晚期定期產檢時配合醫生完成宮頸評估,避免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站立以防宮頸過早擴張。保持會陰清潔,出現異常分泌物或宮縮需及時就診。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有助于維持宮頸組織健康。檢查前應排空膀胱,放松身體以減少不適感,具體檢查方式需由產科醫生根據個體情況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