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咬合疼痛可能由齲齒、牙髓炎、牙周炎、智齒冠周炎或牙齒隱裂等原因引起。疼痛通常表現為咀嚼時鈍痛、冷熱敏感或持續性跳痛,嚴重時可伴隨牙齦腫脹。

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細菌腐蝕形成的缺損,深齲接近牙髓時會出現咬合痛。治療需清除腐質后填充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水門汀。牙髓炎由齲齒發展或外傷導致,典型表現為自發痛和夜間痛,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

牙周炎因菌斑堆積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炎癥,可能出現牙齒松動和牙齦出血。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重度病例需牙周翻瓣術。智齒冠周炎多發生于阻生智齒周圍,可選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盲袋,反復發作需拔除患牙。
牙齒隱裂常見于咀嚼硬物后,裂紋達牙本質深層時產生咬合不適。淺表裂紋可調磨咬合面,深裂紋需全冠修復。磨牙癥患者夜間佩戴咬合墊能減少牙齒磨損。

若疼痛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面部腫脹、發熱,需排除頜骨囊腫或三叉神經痛等疾病。口腔全景片和錐形束CT能明確牙齒及周圍骨組織病變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