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周發炎變黑可能與口周皮炎、慢性唇炎、維生素缺乏、真菌感染、接觸性皮炎等因素有關。口周皮炎通常表現為唇周紅斑、脫屑伴色素沉著;慢性唇炎多由長期舔唇或外界刺激導致;維生素B族缺乏可能引發口角炎合并色素沉積;白色念珠菌感染可造成局部炎癥后色素沉著;接觸化妝品或藥物過敏也可能誘發炎癥反應并遺留色素沉淀。
口周皮炎常見于20-35歲女性,與長期使用含氟牙膏、激素類藥膏有關。典型表現為唇周對稱性紅斑丘疹,伴隨輕度脫屑和灼熱感,炎癥消退后常遺留灰褐色色素沉著。治療需停用可疑刺激物,局部涂抹他克莫司軟膏等免疫調節劑,嚴重者可短期使用多西環素口服。日常需避免過度清潔,選擇無皂基潔面產品。
慢性唇炎多因反復舔唇、咬唇等機械刺激導致,寒冷干燥環境會加重癥狀。臨床可見唇紅緣干燥皸裂、脫屑,慢性炎癥刺激使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強,形成邊界不清的灰黑色斑片。建議使用含尿素或維生素E的潤唇膏保濕,急性期可用氫化可的松軟膏控制炎癥。需戒除舔唇習慣,外出時做好防風防曬措施。
維生素B2和B12缺乏易引發口角炎,表現為口角皸裂、糜爛伴周圍皮膚色素加深。長期偏食、胃腸吸收障礙人群更易發生。治療需補充復合維生素B制劑,同時增加動物肝臟、蛋奶等富含核黃素食物的攝入。伴隨貧血者需檢查血清鐵蛋白,必要時聯合補充鐵劑和葉酸。
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見于免疫力低下者或長期使用抗生素人群,表現為唇周邊界清晰的紅色斑片,表面可有白色偽膜,慢性感染會導致炎癥后色素沉著。確診需進行真菌鏡檢,治療選用克霉唑乳膏或口服氟康唑。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避免長期潮濕環境誘發真菌繁殖。
唇膏、牙膏中的香料或防腐劑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初期表現為接觸部位紅腫瘙癢,反復發作后形成持久性色素沉著斑。斑貼試驗可幫助明確過敏原,治療需立即停用致敏產品,急性期使用地奈德乳膏抗炎,色素沉著可嘗試壬二酸乳膏局部褪色。
唇周色素沉著需注意防曬以避免加重,建議選擇物理防曬霜并佩戴遮陽帽。日常護理應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潔面產品,清洗后及時涂抹保濕霜。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及深色蔬菜,有助于抑制黑色素合成。若色素沉著持續加重或伴隨潰瘍、硬結等癥狀,需及時就診排除黑變病等特殊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