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消毒可通過含氯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碘類消毒劑等方式實現。
1、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制劑能有效滅活冠狀病毒。使用時需按說明書稀釋,避免與酸性物質混用。適用于地面、臺面等環境消毒,金屬制品消毒后需及時沖洗以防腐蝕。

2、醇類消毒劑:75%乙醇、異丙醇等醇類消毒劑對病毒包膜有破壞作用。可直接用于手部和小型物品表面消毒,需保持作用時間30秒以上。需遠離火源,不宜大面積噴灑。
3、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過氧化氫、過氧乙酸等通過強氧化作用滅活病毒。3%過氧化氫可用于物體表面或空氣噴霧消毒,過氧乙酸需稀釋后使用。對金屬和織物有漂白作用。
4、季銨鹽類消毒劑:苯扎氯銨、度米芬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能破壞病毒脂質膜。適用于醫療器械和環境表面消毒,但需注意有機物污染可能降低其效果。
5、碘類消毒劑:碘伏、聚維酮碘等含碘制劑對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常用于皮膚消毒,需保持2分鐘作用時間。避免與紅藥水等汞制劑同時使用。

日常消毒需注意不同場景選擇合適消毒劑,地面消毒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每日1-2次,高頻接觸物表可選用醇類或季銨鹽類消毒劑。手部清潔優先采用流動水+肥皂,無洗手條件時使用含醇速干手消。消毒時保持環境通風,消毒劑現配現用,避免不同種類消毒劑混用。特殊時期可增加消毒頻次,但需注意消毒劑濃度并非越高越好,過度消毒可能刺激呼吸道或導致微生物耐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