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疲勞綜合征中醫稱“虛勞”或“倦怠證”可通過中醫辨證施治結合生活方式調整改善。該癥狀多與氣血不足、脾腎兩虛、肝郁氣滯等病機相關,中醫調理需分型論治。

氣血兩虛型表現為乏力懶言、面色蒼白,可選用八珍湯或歸脾湯加減,配合黃芪、黨參等補氣藥材。日常可食用紅棗山藥粥、當歸生姜羊肉湯等藥膳,避免過度勞累。
脾腎陽虛型常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推薦金匱腎氣丸或附子理中丸,配合艾灸關元、足三里穴位。飲食宜溫補,如核桃仁燉雞、肉桂粥,忌生冷寒涼食物。

肝郁脾虛型多伴情緒低落、脅脹納差,適用逍遙散合四君子湯,配合玫瑰花、陳皮代茶飲。建議練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保持情志舒暢。
中醫外治法如針刺選穴百會、氣海、拔罐膀胱經走罐可輔助調理。老年人需保持規律作息,午間小憩不超過30分鐘,適當進行太極拳等柔緩運動。

若疲勞持續加重或出現消瘦、水腫等伴隨癥狀,需排查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器質性疾病。中醫調理期間應定期復診,根據體質變化調整方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