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可能由膽道疾病、高脂血癥、妊娠期激素變化、酒精攝入、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對母體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對胎兒可能引發早產、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

1、膽道疾病:
妊娠期膽囊收縮功能減弱易形成膽結石,膽總管梗阻可誘發胰腺炎。母體可能出現劇烈上腹痛伴嘔吐,胎兒因胎盤血流減少出現胎動異常。需通過禁食胃腸減壓緩解癥狀,嚴重時行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解除梗阻。
2、高脂血癥:
妊娠期生理性血脂升高,若合并家族性高脂血癥易引發胰腺微循環障礙。母體血清甘油三酯>11.3mmol/L時可能發生乳糜血,胎兒面臨缺氧風險。推薦低脂飲食配合血漿置換治療,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3、激素變化:
孕激素抑制Oddi括約肌功能,雌激素促進膽固醇飽和膽汁形成。母體常見持續性中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胎兒監護顯示變異減速。建議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疼痛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
4、酒精因素:
酒精直接損傷胰腺腺泡細胞并激活胰酶原。母體可能出現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等嚴重體征,胎兒心率持續>160次/分提示酸中毒。需立即戒酒并靜脈輸注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
5、藥物影響:
硫唑嘌呤、噻嗪類利尿劑等藥物可能誘發胰腺炎。母體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超聲可見胎心率基線平直。應停用可疑藥物并監測胎兒生物物理評分,必要時提前終止妊娠。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嚴格禁食期間通過腸外營養支持,恢復期選擇低脂高蛋白飲食如蒸魚、雞胸肉,每日分6-8次少量進食。建議進行床邊踝泵運動預防靜脈血栓,定期監測宮縮及胎心變化。當出現持續高熱、腹膜刺激征或胎心異常時需立即剖宮產終止妊娠,術后繼續禁食至血淀粉酶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