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避免接觸刺激物、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光療等。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手掌、手指側面出現密集小水皰,伴有瘙癢或灼熱感。

1、避免接觸刺激物
減少接觸肥皂、洗滌劑等化學刺激物,避免過度洗手。日常生活中可佩戴棉質手套進行防護,保持手部干燥。職業暴露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必要時更換工作崗位。過敏體質者需排查可能的過敏原,如鎳、鉻等金屬。
2、外用糖皮質激素
可選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中弱效激素藥膏。急性期每日薄涂1-2次,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長期使用需警惕皮膚萎縮等副作用,面部及皮膚皺褶處慎用。合并感染時可選用復方制劑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3、口服抗組胺藥
瘙癢明顯者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夜間瘙癢影響睡眠時可聯合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妊娠期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苯那敏等相對安全藥物。用藥期間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

4、局部注射肉毒毒素
適用于頑固性多汗型汗皰疹,通過阻斷膽堿能神經傳導減少汗液分泌。每次治療維持效果約4-6個月,需重復注射。治療前需排除重癥肌無力等禁忌證,注射后可能出現短暫肌無力等不良反應。
5、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適用于常規治療無效的慢性病例。初始劑量根據最小紅斑量確定,每周2-3次,逐漸增加劑量。治療期間需佩戴專用護目鏡,注意監測皮膚干燥等不良反應。光敏性疾病患者禁用。

汗皰疹患者日常應穿著透氣棉質手套,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規律作息,緩解精神壓力。合并細菌感染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真菌感染使用聯苯芐唑乳膏。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全身癥狀時需及時就醫,排除接觸性皮炎、癬菌疹等相似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