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多數情況下可以適量飲用蛋白粉。蛋白粉的選擇需考慮患者營養狀況、治療階段、消化功能等因素,主要影響因素有蛋白質類型、腫瘤代謝特點、腎功能狀態、治療副作用及個體耐受性。

1、蛋白質類型:
乳清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常見選擇。乳清蛋白吸收快,適合術后或放化療后急需補充營養的患者;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致敏性低,但可能含植物雌激素,需警惕激素敏感性腫瘤。避免含過量添加劑或糖分的蛋白粉。
2、腫瘤代謝特點:
某些腫瘤會加速蛋白質分解,導致肌肉流失。此時補充優質蛋白可改善惡病質,但需監測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標。高代謝型腫瘤患者每日蛋白質需求可達1.2-1.5克/公斤體重。
3、腎功能狀態:

合并腎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優先選擇低磷配方的腎病專用蛋白粉。血肌酐升高時每日蛋白攝入宜控制在0.6-0.8克/公斤,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4、治療副作用:
放化療期間出現口腔黏膜炎或吞咽困難時,蛋白粉可混合流質食用。腹瀉患者應選用不含乳糖的分離乳清蛋白,惡心嘔吐者建議分次少量補充。
5、個體耐受性:
初次嘗試應從半量開始,觀察是否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部分患者對甜味劑敏感,可選擇無添加口味。晚期惡病質患者需在營養師指導下調整配比。

癌癥患者飲用蛋白粉期間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營養指標及腫瘤標志物。建議搭配維生素B族促進蛋白質代謝,同時保持適度運動以維持肌肉合成。消化道腫瘤患者可選擇短肽型蛋白粉,血液腫瘤患者需注意避免污染引發的感染。營養補充需與抗腫瘤治療同步進行,不可替代正規醫療方案。每日總蛋白攝入量中,天然食物來源應占60%以上,剩余部分可由蛋白粉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