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肥大醫學稱子宮肥大癥或子宮均勻性增大患者需重點關注生活方式調整和疾病監測。該病癥可能與慢性炎癥、多產史、激素失衡等因素相關,通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下腹墜脹感等癥狀。

日常護理需避免加重盆腔充血的行為。減少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每1-2小時起身活動;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高強度勞動;控制體重在BMI18.5-23.9范圍,肥胖可能加重激素紊亂。飲食上限制動物性脂肪攝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卷心菜的攝取,其含有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謝。

醫療監測方面建議定期婦科檢查。每6-12個月進行超聲檢查監測子宮體積變化;出現經期超過7天、每小時浸透衛生巾等情況需及時就診;合并貧血者需監測血紅蛋白水平。激素治療需嚴格遵醫囑,常用藥物包括孕激素制劑如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但不可自行調整用藥方案。
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需特別注意。急性發作期需臥床休息,可嘗試熱敷下腹部溫度不超過40℃;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治療期間需完成足療程抗生素治療,防止炎癥反復刺激導致纖維化增生。

少數情況需警惕惡變風險。絕經后子宮持續增大、異常陰道流血伴消瘦等癥狀時,需通過診斷性刮宮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子宮體積超過孕10周大小且伴隨嚴重貧血者,可能需要考慮子宮切除術等手術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