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推遲兩周可通過調整作息、緩解壓力、飲食調節、藥物干預、就醫檢查等方式處理。月經推遲通常由激素波動、精神緊張、營養不良、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

1、調整作息:
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可能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導致黃體生成素分泌異常。保持每天7-8小時規律睡眠,建議22點前入睡,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適當增加午休時間有助于恢復生物鐘節律。
2、緩解壓力:
慢性壓力會升高皮質醇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每日進行30分鐘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練習,每周3次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過度焦慮情緒,可通過寫日記、與親友傾訴等方式疏解心理壓力。

3、飲食調節:
缺乏鐵、鋅、維生素B族等營養素可能影響卵泡發育。增加動物肝臟、菠菜、堅果等含鐵食物攝入,每日補充200ml無糖豆漿。減少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保證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的足量供給。
4、藥物干預: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雄激素過高伴胰島素抵抗,表現為痤瘡、多毛等癥狀。醫生可能開具達英-35、二甲雙胍或螺內酯等藥物。甲狀腺功能減退需檢測TSH水平,常用優甲樂進行替代治療。
5、就醫檢查:
持續閉經需排除妊娠后,進行婦科超聲觀察子宮內膜厚度,檢測性激素六項和AMH水平。疑似垂體瘤需做頭顱MRI,甲狀腺異常者要完善甲狀腺抗體檢查。根據結果選擇黃體酮催經或雌孕激素序貫療法。

日常可飲用玫瑰花茶、姜棗茶等溫經散寒飲品,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能量消耗過度。若伴隨頭痛、視力改變或泌乳等異常癥狀需立即就診。長期月經紊亂者建議記錄基礎體溫曲線,定期復查激素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