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晚期患者通常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下腹疼痛及惡病質等癥狀。這些癥狀與腫瘤浸潤深度、轉移范圍及機體代謝紊亂密切相關。

陰道不規則出血是晚期最突出的表現,出血量可從點滴狀到大量涌出,常伴有壞死組織脫落導致的惡臭分泌物。出血機制主要與腫瘤侵犯子宮肌層及血管有關,部分患者可能因凝血功能障礙出現貧血相關癥狀。
下腹疼痛多呈持續性鈍痛或絞痛,疼痛程度與腫瘤侵犯范圍相關。當癌灶壓迫輸尿管或侵犯盆腔神經叢時,可引發腰骶部放射痛及排尿障礙。約40%患者會出現盆腔包塊,觸診可發現子宮固定、質地堅硬。

惡病質表現為進行性體重下降、肌肉萎縮及乏力,與腫瘤消耗、營養吸收障礙相關。實驗室檢查常見低蛋白血癥、乳酸脫氫酶升高等代謝異常。部分患者可觸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遠處轉移體征。
約25%患者發生肺轉移時出現咳嗽、咯血,骨轉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腦轉移雖罕見,但可能引發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晚期患者常合并深靜脈血栓,與腫瘤釋放促凝物質有關。

出現上述癥狀需立即進行盆腔核磁共振和全身PET-CT檢查。治療方案以姑息性放療聯合紫杉醇類化療為主,疼痛管理可選用阿片類藥物。建議所有患者接受遺傳咨詢和營養支持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