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疹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局部護理、免疫調節、對癥處理、預防繼發感染等方式治療。病毒性皮疹通常由皰疹病毒、腸道病毒、風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
1、抗病毒治療:針對不同病毒選擇特異性藥物,如阿昔洛韋適用于皰疹病毒感染,更昔洛韋用于巨細胞病毒,奧司他韋對流感病毒有效。早期用藥可縮短病程,嚴重者需靜脈給藥。

2、局部護理:使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糜爛創面用3%硼酸溶液濕敷。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抓撓,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刺激,溫水浴時避免使用堿性皂液。
3、免疫調節:口服維生素C和鋅制劑增強免疫力,干擾素噴霧可用于局部免疫增強。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
4、對癥處理:發熱超過38.5℃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瘙癢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出現眼部癥狀用生理鹽水沖洗,口腔潰瘍可用康復新液含漱,關節疼痛采用冷敷緩解。
5、預防繼發感染:破損皮膚涂抹莫匹羅星軟膏,皰疹處外噴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避免接觸其他傳染病患者,家庭成員分餐進食,患者用品需煮沸消毒,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

病毒性皮疹患者應多飲水促進代謝,選擇冬瓜、綠豆等清熱食物,恢復期進行散步、八段錦等溫和運動。皮疹消退后繼續觀察1周,出現持續發熱、意識改變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立即就醫。保持居室通風換氣,貼身衣物每日更換消毒,避免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導致皮膚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