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療后需注意口腔黏膜保護、皮膚護理、營養支持、功能鍛煉和定期復查。放療可能引起口腔潰瘍、皮膚損傷、吞咽困難、頸部僵硬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需針對性處理。

1、口腔黏膜保護
放療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和口腔黏膜炎,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輕柔清潔牙齒,每日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多次。避免進食辛辣、過熱或過硬食物,可含服冰片或使用口腔黏膜保護凝膠緩解疼痛。出現嚴重潰瘍時需就醫進行專業口腔護理。
2、皮膚護理
放射區皮膚可能出現干燥、瘙癢或脫屑,應穿著寬松棉質衣物,避免抓撓和陽光直射。清潔時使用溫水輕柔沖洗,禁用肥皂和酒精類產品。可涂抹醫用放射防護劑或無菌凡士林保持濕潤,若出現水皰或破潰需及時就醫處理。
3、營養支持
吞咽困難患者可選擇高蛋白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蒸蛋、肉泥粥等,少量多餐保證每日熱量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腸內營養粉劑。避免煙酒和腌制食品,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促進黏膜修復。

4、功能鍛煉
頸部放療后易發生肌肉纖維化,需每日進行頸部旋轉、側屈和抬頭訓練,每次持續10-15分鐘。張口困難者可借助開口器練習,配合熱敷緩解肌肉僵硬。建議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系統性功能恢復訓練。
5、定期復查
放療后前兩年每3個月需復查鼻咽鏡和頸部MRI,監測腫瘤復發和遠處轉移。同時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聽力和齲齒情況。出現鼻出血、頭痛或視力變化等異常癥狀應立即就診。長期隨訪有助于早期發現放療遲發副作用。

放療后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體質。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外出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感染。心理方面可通過正念訓練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組緩解焦慮,家屬需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并提供支持。飲食上持續保證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攝入,避免過度進補,所有護理措施均需與主治醫生保持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