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帶狀皰疹可采用中藥內服、針灸、拔罐、外敷藥物、刺絡放血等方法。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中醫認為與肝膽濕熱、氣滯血瘀等因素相關,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為主。

1、中藥內服
龍膽瀉肝湯是治療肝膽濕熱型帶狀皰疹的常用方劑,含龍膽草、黃芩等成分,可清肝瀉火。血府逐瘀湯適用于氣滯血瘀型,含桃仁、紅花等活血藥材。普濟消毒飲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合皰疹初期紅腫疼痛明顯者。需在中醫師辨證后選擇方劑,避免自行用藥。
2、針灸療法
選取夾脊穴、阿是穴等局部穴位配合合谷、足三里等遠端穴位,采用瀉法針刺可疏通經絡氣血。火針療法通過加熱針體刺激病變周圍皮膚,促進皰疹結痂。電針可增強鎮痛效果,適用于后遺神經痛階段。治療需由專業針灸師操作,避免感染。
3、拔罐治療
在皰疹周圍采用閃罐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毒素排出。刺絡拔罐是在皮膚消毒后點刺出血再拔罐,適用于瘀血瘀型患者。操作時需避開潰爛皮膚,拔罐時間不宜過長。體質虛弱者慎用,可能出現皮膚瘀斑等反應。

4、藥物外敷
青黛散用醋調敷患處可收斂解毒,適用于滲液較多的皰疹。六神丸研末調涂具有消腫止痛作用。鮮馬齒莧搗爛外敷能緩解灼熱感。外用前需清潔皮膚,出現過敏應立即停用。潰爛創面需配合抗菌處理,防止繼發感染。
5、刺絡放血
在皰疹周圍或耳尖等部位點刺放血,可瀉熱解毒。配合拔罐增強療效,適用于體質壯實的急性期患者。操作需嚴格消毒,貧血或凝血功能障礙者禁用。治療后保持創面干燥,24小時內避免沾水。

中醫治療期間應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抓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發物如羊肉、海鮮等。可適量食用綠豆、冬瓜等清熱利濕食材。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勞累加重病情。若出現高熱、劇烈頭痛或皰疹擴散需及時就醫。恢復期可練習八段錦等舒緩運動促進氣血運行。治療需堅持完成療程,減少后遺神經痛發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