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過敏主要表現為接觸金屬部位出現皮膚炎癥反應。常見癥狀包括局部紅斑、瘙癢、水皰和脫屑,嚴重時可導致皮膚潰爛或色素沉著。金屬過敏屬于接觸性皮炎的一種,醫學上稱為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金屬過敏的早期表現通常為接觸金屬后數小時至48小時內出現皮膚發紅和輕微瘙癢。鎳、鈷、鉻是最常見的致敏金屬,多見于首飾、皮帶扣、眼鏡架等日常用品。初期癥狀可能局限在接觸部位,呈現邊界清晰的紅斑。
進展期癥狀表現為接觸部位出現密集小丘疹或水皰,伴有明顯瘙癢或灼熱感。水皰可能破裂形成糜爛面,滲出組織液。這個階段炎癥反應加劇,可能出現皮膚腫脹。長期反復接觸致敏金屬會導致慢性濕疹樣改變,皮膚增厚、粗糙并伴有色素沉著。

終末期可能出現皮膚苔蘚樣變和頑固性瘙癢。部分患者會出現全身性過敏反應,如遠離接觸部位的皮疹或系統性接觸性皮炎。極少數情況下可能誘發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反應。
金屬過敏的診斷主要依靠斑貼試驗。治療需避免接觸致敏金屬,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诜菇M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緩解瘙癢。慢性皮損可選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

預防金屬過敏需注意選擇無鎳飾品,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金屬物品。對已知過敏的金屬應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規避。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需要系統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