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阻塞需注意控制基礎疾病、定期眼科隨訪、調整生活方式、警惕并發癥及規范用藥治療。該疾病與血管異常、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多因素相關,及時干預可降低視力損傷風險。
1、控制原發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是重要誘因。患者需每日監測血壓血糖,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餐后血糖維持在10mmol/L以內。動脈硬化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藥物。

2、定期眼底檢查:發病后前3個月每月復查眼底熒光造影,之后每3-6個月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檢查需關注黃斑水腫程度、新生血管形成等指標,青光眼患者需同步監測眼壓變化。
3、改善血液流變學: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限制高脂飲食攝入。建議食用深海魚類、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避免吸煙及長時間保持低頭姿勢。高凝狀態患者可考慮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4、并發癥管理:突發視力下降需24小時內急診處理。黃斑水腫者需接受雷珠單抗玻璃體注射,缺血型患者可能需全視網膜光凝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需聯合使用降眼壓藥物如噻嗎洛爾滴眼液。
5、用藥規范:抗VEGF治療需嚴格遵循每月1次的注射周期,激素類藥物使用不超過3個月。服用抗凝藥物期間避免劇烈運動,定期檢測凝血功能。中藥制劑如銀杏葉片需與西藥間隔2小時服用。

患者應建立包含眼科、內分泌科的多學科隨訪體系,保持低鹽低脂飲食結構,每周進行3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或快走。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以促進靜脈回流,避免用力揉眼或劇烈咳嗽。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注明用藥情況,雨季及溫差大時注意血壓波動監測。視力訓練可使用Amsler方格表每日自查,發現視物變形立即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