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息痛可通過熱敷按摩、藥物鎮痛、體位調整、壓力襪使用、神經調節訓練等方式緩解。靜息痛通常由血液循環障礙、神經壓迫、炎癥反應、靜脈曲張、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原因引起。

1、熱敷按摩:
局部熱敷可促進毛細血管擴張,改善組織供血,緩解缺血性疼痛。按摩手法以指腹環形按壓為主,避開靜脈曲張區域,每日2次,每次15分鐘。配合艾葉、紅花等中藥熱敷包效果更佳。
2、藥物鎮痛: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推薦加巴噴丁、普瑞巴林調節鈣通道。嚴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曲馬多等弱阿片類藥物,需警惕成癮性。

3、體位調整:
下肢靜息痛患者睡眠時墊高下肢20-30度,利用重力促進靜脈回流。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活動踝關節做跖屈背伸運動。坐姿時雙腿平行放置,禁止交叉壓迫腘窩血管。
4、壓力襪使用:
二級壓力醫用彈力襪能提供20-30mmHg梯度壓力,白天穿戴可減少靜脈淤血。選擇過膝款式,晨起未下床時穿戴,夜間去除。配合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可提升療效。
5、神經調節訓練:
經皮電神經刺激儀通過低頻電流干擾痛覺傳導,每日使用30分鐘。生物反饋訓練幫助患者控制局部肌肉放松,減少神經卡壓。冥想呼吸法可降低疼痛敏感度。

日常需控制鈉鹽攝入避免水腫,增加深海魚、堅果等抗炎食物。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改善循環。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糖,每周檢查足部皮膚。疼痛持續加重或出現潰瘍需血管外科就診,可能需血管成形術或交感神經切除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