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以按摩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風池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緩解癥狀。這些穴位按摩有助于改善鼻塞、流涕等不適,但需配合規范治療。

1、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1厘米處,是治療鼻部疾病的重要穴位。按摩時用食指指腹順時針輕柔按壓,每次持續數分鐘,可促進鼻腔通氣,緩解鼻塞癥狀。該穴位刺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鼻黏膜水腫,對過敏性鼻炎引起的打噴嚏有一定抑制作用。注意力度不宜過大,避免損傷皮膚。
2、印堂穴
印堂穴在兩眉連線中點處,具有通竅醒腦的作用。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壓此穴,能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減輕鼻腔過敏反應。該穴位對緩解過敏性鼻炎伴發的頭痛、頭昏癥狀效果明顯。按摩時可配合深呼吸,每日重復多次,但皮膚破損時需暫停操作。
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間偏食指側,是全身鎮痛要穴。按壓此穴可通過經絡傳導抑制鼻黏膜過敏反應,改善流清涕癥狀。按摩時用對側拇指指尖向掌骨方向用力,出現酸脹感為宜。該穴位對過敏性鼻炎急性發作時的鼻癢癥狀緩解較快,孕婦慎用此穴。

4、風池穴
風池穴在枕骨下兩側凹陷處,屬足少陽膽經。雙手拇指同時按壓該穴位,能疏散風邪,減輕過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癥狀。該穴位對鼻塞伴隨咽喉不適者有協同改善作用,按摩時可配合頸部放松動作。注意避免直接按壓頸椎骨突,高血壓患者需謹慎操作。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下四橫指、脛骨外側一橫指處,是強壯保健要穴。長期按壓能調節免疫功能,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頻率。用拇指關節持續按壓此穴,可改善脾胃功能,緩解鼻部分泌物增多癥狀。體質虛弱者按摩此穴效果更顯著,但局部皮膚感染時需暫停刺激。

過敏性鼻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應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保持居住環境清潔通風。日常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外出佩戴口罩減少刺激。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或鼻用激素。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降低過敏反應發生概率。








